学院动态

AIGC领航,新质飞跃——人工智能学院“新质赋能”心理沙龙第三场活动如期举办

发布者:文:詹佩珊、郑韵,图:灵犀小筑宣传部,审核:梁国军  时间:2024-10-18 16:35:13  浏览: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为了培养同学们的创新精神,提升同学们的科学素养和心理素质,人工智能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灵犀小筑举办新质赋能心理沙龙系列活动。

2024年10月17日下午,我院二级心理辅导站邀请人工智能学院专任教师陈刚教授为同学们作第三期“新质赋能”心理沙龙主题分享。人工智能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梁国军,教师代表,辅导员代表以及学生代表参加活动。活动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参与人数达百余人。

陈教授引领同学们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AIGC)的定义及其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同时精准地厘清了AIGC、AGI与AI三者之间的微妙界限。他巧妙地穿插图灵的小故事,如同点亮一盏明灯,将AIGC的复杂发展历程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使得原本晦涩的历史脉络变得清晰可触、易于把握。考虑到在场同学多样化的专业背景,陈教授细致入微地解析了AIGC的核心技术与架构和应用场景,同时也向大家推荐了适用不同需求的AIGC大模型工具。针对同学们关于AIGC大模型智能程度及其视频生成能力等疑问,陈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给予详尽解答。

活动最后,陈教授建议同学们做好职业规划,树立目标,不断积累,并强调了掌握专业基础课程、提高代码能力、利用网络资源等方面的重要性。他深情勉励同学们,无论志向何方,坚持不懈都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此次心理沙龙活动不仅让同学们对AIGC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他们带来了心灵上的滋养。人工智能学院将进一步丰富与深化“新质赋能”心理沙龙系列活动,助力同学们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洪流中稳步前行,发掘并实现个人的潜能与价值。

线下会场

线上会场

交流互动

合影留念




主讲人简介

  陈刚,工学博士,教授,软件技术专业负责人。2000年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信息管理专业;2002年9月-2003年1月在浙江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进修;2011年硕士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工程专业;2022年博士毕业于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20年9月-2021年6月在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师从C. L. Philip Chen导师访学。 曾获得东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过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国家创新基金1项,作为主要负责人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各1项,发表SCI论文4篇,北大核心、CSCD核心期刊20余篇;已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型专利2项;目前为广东省科技专家库成员、广州市科协专家库成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IET Computer Vision,IET Image Processing,IEEE ACCESS, Neural Computing and Applications (NCAA)等SCI期刊审稿专家,中山市高层次紧缺性人才认定专家,中山市教育局专家库成员。





人工智能学院 © 版权所有 电话:020-83497239,0760-89911521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下塘西路一号(校本部),中山市五桂山街道丹桂路3号(中山校区)